“名校名企携手育人”对话第8期开播:校企专家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23-09-04 09:19

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促进更加充分就业,近日,中智智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智领”)精灵校园平台举办了第8期“名校名企携手育人”线上主题对话活动。重庆市人才大市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以及中智智领等院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导与专家聚首云端,共同就“产教融合视域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与探索”话题分享交流。


跟智领小微一起看看本期精彩对话——


陈伙林提出了三个途径,以推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和就业方面的发展。首先,可以加强政策引导和创新导向。这包括在立法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强支持,以及改进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吴雪贤强调,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归纳为“一个关键词”和三个有助于”方面。这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就业”,与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密不可分。而这三个有助于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动力;其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提高他们与职业的匹配度;最后,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增值,从而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徐俊分享了多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结合实践经验与做法。第一,大学可以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以传授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管理知识。第二,与企业、创业孵化器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机会。第三,组织学生团队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学还能支持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场地、导师等资源,助力实现创业梦想。最后,建立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如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促进学生交流与学习。



罗晓彤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为例,分享了如何构建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全链条、五贯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首先,在创业教育方面,学院建立了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共建了创业学院,创造了一个包括“三区一平台一空间一中心”的完整体系,以实现创业青年从“创业教育—项目孵化—政策支持—企业创立—企业发展—成果转化”的全要素、全链条教育过程,形成了“311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次,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方面,学校经过实践探索,构建了“五贯通”课程体系,涵盖了文化、专业、实践、平台和孵化,这一体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确保了标准化实施。



图片


任随周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六大领域,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商品零售、高科技、文化创意、便民服务以及直播。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大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自己所学专业、个人特长、资源情况、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等多个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权重分配,进行量化决策。此外,还需要了解市场情况,选择具有较大未来增长潜力的项目。


图片


杨宏钢表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是社会化综合课题,需要多方社会主体协同推进。中智智领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以科学技术赋能人力资源服务,打造了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协同参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精灵校园,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和就业创业。

精灵校园聚焦与就业市场、企业需求、创新创业直接相连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精准就业方面,精灵校园借助大数据模式下“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人物画像”,结合“与企业导师对对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向和就业导向的融合。在灵活创业方面,精灵校园提供“零门槛+专项扶持+互联网”平台工具,以专业的“互联网校园私域生态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揽子扶持,同时构建了一定保护型校园互联网创孵生态环境,让创孵企业的初期生存得到呵护。

中智智领秉承着“科技赋能,智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将持续专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生态建设,旨在通过提供卓越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人才更充分就业,为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